當前位置:事業單位招聘 > 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 公共基礎知識 > 其他專業知識 >
中公事業單位招聘網為大家提供公共基礎知識復習,公共基礎知識熱點等精彩內容。今日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分析之長征。事業單位考試題庫還包含:法律知識、政治知識,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一、長征的背景
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遭到失敗,紅軍開始長征。
【補充:從1933年至1934年10月之間,蔣介石調集大量的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模“圍剿”。在紅軍中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占據了統治地位,不合理的戰略使紅軍完全陷于被動地位,最終未取得反“圍剿”的勝利。最后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開始長征。】
二、長征的始末
1、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中央、軍委直屬隊共8.6萬余人,從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發,開始戰略轉移,準備到湘西地區同紅2、紅6軍團會合。10月17日,中央紅軍由雩都(今于都)南渡貢水。
2、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肅會寧,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3、長征路線
(1)主要路線∶江西出發——渡過于都河——挺進湘西——沖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陜北吳起鎮——甘肅會寧。
(2)經過省份∶按長征時的行政區劃和習慣稱謂,紅軍長征經過的省份為14個∶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2、青海、河南、湖北、甘肅、陜西。
【補充:按現在行政區劃,將紅軍長征經過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15個: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重慶、云南、四川、青海、甘肅、河南、湖北、寧夏、陜西】
三、遵義會議
1、概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會后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軍事領導小組,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
2、歷史意義∶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的問題,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從幼年達到了成熟。
四、長征相關詩作
1、七律·長征(毛澤東1935年10月作)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干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1935年2月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試題講練】關于長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長征的直接原因是第四次反圍剿失敗
B.長征結束的標志是紅軍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
C.長征時期紅軍的三大主力是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
D.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均發生于長征期間
【解析】答案為A。在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這是長征的直接原因。答案A符合題意。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時期,紅軍三大主力分別為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均發生于1935年5月,都是紅軍長征期間的著名戰役;答案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