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事業單位招聘 > 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 申論寫作 > 申論技巧 >
中公事業單位招聘網為大家提供申論范文寫作技巧,申論萬能模板等精彩內容。今日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申論文章寫作常用模范人物案例總結。事業單位考試題庫還包含:申論熱點、申論技巧,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事例一: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熱愛祖國、一心為民、造福人類的崇高品德,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風范,與時俱進、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險、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當代中國人學習的楷模,更是新世紀呼喚的時代精神。
【事例二:李保國】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時代楷模、燕趙楷模、省管專家,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河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在太行山30年的時間里創建的山區生態開發模式被認為是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受到該地區居民的愛戴。稀疏的頭發打著卷兒,黝黑的臉盤下掛著幾撮胡子,李保國站在村民中間,陌生人很難看出誰是教授。李保國被村民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事例三:杜富國】“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27歲的掃雷英雄杜富國,從小在遵義赤水河畔的紅土地上,聽著紅軍故事長大,入伍后主動申請來到云南邊陲執行掃雷任務。在用生命征服“死亡地帶”的征程中,杜富國和他的戰友將一塊塊和平安寧的土地交還給山區人民,也用最美好的青春詮釋了人民子弟兵的真正含義。
【事例四:楊善洲】曾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以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涼山,義務植樹造林,帶領大家植樹造林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且將林場無償捐贈給國家。一個人能夠給歷史,給民族,給子孫留下些什么?楊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綠蔭和一種精神!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為,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事例五:塞罕壩林場建設者】55年來,塞罕壩林場三代建設者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塞罕壩林場三代建設者在荒漠上徒手種下112萬畝人工森林,將森林覆蓋率提高至80%。從1棵樹到112萬畝,從一大片荒漠變成一大片森林,塞罕壩人讓世界看到人類正在創造綠色文明的奇跡;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精神感動中國,感動了世界。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事例六:樊錦詩】樊錦詩北大的考古專業畢業后,去敦煌實習,他放棄了優渥的物質生活,忍受與親人、愛人分離的痛苦,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莫高窟。從北大精神中,汲取了寶貴的精神養分,但她并非單方面的接收者,她還是一名優秀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她身擔胸懷天下的使命感,最終,將自己的一輩子傾注在莫高窟的文物上,不負前輩尊長的教誨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