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事業單位招聘 > 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 職業能力測試 > 判斷推理 >
中公事業單位招聘網為大家提供判斷推理,行測判斷推理題庫等精彩內容。今日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之判斷推理:學會真假話。事業單位考試題庫還包含:數量關系、判斷推理,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公職考試中,判斷推理真假話問題困擾考生很久。今天咱們便點破這真真假假的謎題。真假話問題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不同類別對應不同技巧,咱們一一道來:
一、真假話-找矛盾
如果題干中能夠找到幾句話之間存在矛盾,那么就可以按照如下順序解題
第一步,找矛盾
第二步,繞開矛盾,獲取真實有效的信息。
第三部,返回矛盾,將獲得到的有效信息帶入矛盾當中,確定矛盾真假。
簡稱“一找二繞三回”
【例題1】某慈善基金會收到一筆沒有署名的捐款,經多方調查得知,是林川、吳飛、鄭傅和郭博四人中的一人捐的。但問到他們時
林川說“我沒捐”;
鄭傅說“是吳飛捐的”;
吳飛說“是郭博捐的”;
郭博說“不是我捐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說了真話,則下列哪項為真?
A.林川說真話,是吳飛捐的
B.林川說假話,是林川捐的
C.吳飛說真話,是郭博捐的
D.鄭傅說假話,是鄭傅捐的
【中公解析】B。題目告知我們四句中僅有一句真話,分析這四句話我們不難發現,吳飛與郭博所說內容是矛盾關系,因為兩命題互為矛盾關系,則永遠一真一假,則唯一的真話一定是出現在吳飛與郭博的表述中,則另外兩句均為假話,所以真實情況為林捐款,吳沒有捐款。又因為只有一人捐款,所以唯一的捐款者為林。此時返回矛盾可以發現吳飛說的是假話,郭博說的是真話。將所獲得的信息與題干進行比對,可以看出,正確答案為B選項。
二、真假話-找對當
如果題干中找不到矛盾,那么就可以嘗試性找尋對當關系也就是上下反對關系
所有是和所有非構成上反對關系,二者至少一假
有些是和有些非構成下反對關系,二者至少一真
【例題2】某商務賓館前臺的15名服務員,有如下三個判斷
1.有人會熟練地說英語
2.有人不會熟練地說英語;
3.新來的小劉不會熟練地說英語。
若這三個判斷中只有一句為真,以下哪項也一定為真?
A.15名服務員都會熟練地說英語
B.15名服務員都不會熟練地說英語
C.僅有一人會熟練地說英語
D.僅有一人不會熟練地說英語
【中公解析】A。第一句話“有些是”和第二句“有些非”為下反對,二者必有一真,根據題干只有一句為真,所以真話一定在第一二句,則第三句為假話,所以小劉會說英語,則第一句話有些是英語為真,第二句有些非為假,所以其矛盾所有是為真,即所有服務員都會熟練說英語,故本題選A選項。
三、真假話-假設法
如果題干中找不到矛盾也找不到對當關系,沒有任何確定性起點作為突破口,那就需要自己去假設起點來進行推理。
【例題3】一起詐騙案經過偵查將目標鎖定在趙、李二人身上,趙、李二人都可能是詐騙犯或目擊者。
已知詐騙犯只說假話,而目擊者則只說真話。
審訊人員問趙:“你們倆人中肯定有一個是目擊者?”
趙回答:“沒有。”
則趙和李分別是:
A.趙是目擊者,李是詐騙犯
B.趙和李都是目擊者
C.趙是詐騙犯,李是目擊者
D.趙和李都是詐騙犯
【中公解析】C。題干中無法明確得知句子的真假情況,可以采用假設法。假設趙是目擊者,則他的回答是真的,即趙、李兩人中沒有一個是目擊者,與假設矛盾,故假設不成立,所以趙一定是詐騙犯,那么趙說的是假話,因而趙、李中有一個是目擊者,則李為目擊者。符合題意要求的只有C選項。
簡單總結一下,遇到真假話問題的時候:從矛盾下手,解題三步走;矛盾若沒有,對當瞅一瞅;對當也不在?假設是真愛!分門別類看,真假不難辨;學會真假話,柯南都害怕!